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充電樁淘金熱潮來襲 “趕潮人”未來如何走?

發布時間: 2015-09-17 10:24:16    來源: 能源雜志
字體:

[摘要]在特斯拉之后,恐怕不會有人徹底地否認電動汽車會是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之一。面對利潤龐大而又一片空白的充電樁市場,早已進入的國企、民營企業、互聯網企業全部虎視眈眈。

  割據時代的終結

  大約在2009年,我國曾經進入過一段短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黃金時期。2009年,科技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共同啟動了公共領域的“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程,即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僅2009年中央財政對公交系統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就達到10億元。

  這段時間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電動汽車大躍進時期,然而揠苗助長式的拉動并未給充電樁市場帶來想象中的發展。相反,在隨后的幾年里,這些早期的充電樁卻陷入了被棄用的尷尬境地。

  “早期進軍的企業經驗不足,對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認識還沒有那么高,車企的發展思路還停留在傳統車企思維方式上,認為車是車,樁是樁,車與樁的交流還很少。充電樁企業之間也各自為營,最后導致市面上的充電樁有各種各樣的接口。”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告訴記者。

  劉永東所描述的情景是早期充電樁市場的亂象。由于充電樁在建造成本、周期上都短于傳統加油站、加氣站,使得早期的企業誤認為充電樁門檻很低,結果進去的企業不斷碰到商業模式、電價及利益相關者協調方面的問題,再加上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始終上不去,充電樁市場最終陷入了停滯。

  有研究者認為,這段時間進去的企業基本都交了不菲的學費。但這些企業所走的的彎路也引發了從業者的思考——相比無序的競爭,有序的競爭與對當時充電樁的整合,是解決行業亂象的良好方法。

  有序的競爭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而對充電樁的整合,需要讓不同公司所運營的充電樁實現互聯互通。其關鍵是需要實現兩個標準化:首先是充電接口的標準化,其次是充電通信協議的標準化。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是充電樁標準化的牽頭單位,而參與的企業不僅有傳統國企,陸續也有不少民企和外企都參與了進來。

  充電樁標準化改造和通信協議的統一,關系到一些布局企業當前電樁的改造,這使不少企業都希望最終能采用自己的標準。

  “企業間對標準的理解不同,使得每次圍繞標準的探討十分激烈,有時甚至可以用針鋒相對來形容,但無論最后采用誰的技術,其根本還是要讓市場上的充電樁實現兼容。”劉永東告訴記者。

  盡管有分歧,但是企業的初衷基本是一致的。實現充電樁兼容,一是極大的保障了充電安全,提高了行業可信度;二是間接提高了充電樁的保有量,打消了電動車主對充電設施的疑慮。

  “當前行業亂象正在結束,國家層面的政策又令從業者欣慰”,劉永東表示:“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盡管尚未發布,卻成體系的回答了充電設施中的一些問題和對商業模式的解決辦法,為實現充電樁的互聯互通創造了有利條件。”

  充電樁的互聯互通,激發出了多樣化的商業模式。這進而衍生出了更為廣闊的市場,也創造了一大批有互聯網思維的創業者加入到市場中,使沉寂已久的充電樁市場重新煥發出了活力。

  互聯網公司的賭局

  樂視進軍電動汽車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樂視高調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的同時,一家專注于充電樁軟件開發的互聯網企業悄然引爆了公眾視線。這家公司叫“電樁”,其創始人“先越”是一名年輕的80后,這家創立不到1年的互聯網公司,在短短時間內,將業務布局到全國20多座城市。

  電樁的井噴式發展,受到了不少互聯網同行的猜測。一位業內人士為記者打開了電樁在全國工商系統網站信息發現,在電樁副董事長一職上,今年剛剛擔任樂視副總裁的原英菲尼迪總經理呂征宇赫然在列。

  困擾記者以久的電樁快速發展背后的謎團似乎漸漸揭開了面紗,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在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存在。然而在樂視看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全國大范圍布局充電樁,是像樂視一樣的眾多生產商在新能源汽車爆發期來臨前的準備工作。

  這也是眾多互聯網企業進軍電動汽車領域商業模式的真實寫照。今年馬凱副總理走訪了星星充電,為互聯網企業以眾籌模式進軍充電樁運營打開了一扇大門。

  不過,眾籌模式只是互聯網公司進軍充電樁領域的模式之一。政策春風吹拂之下,資本市場掀起了充電樁大發展的熱潮,許許多多互聯網公司異軍突起。在充電樁十大概念股中,以互聯網或通信行業起家的上市公司超過半數,同樣定義自己為互聯網公司的聚電科技也是其中一家。據統計,充電樁行業之中的玩家已超過300余個。

  原360副總裁現任智車優行CEO沈海寅向記者詳細解釋了這種現象的原因:“相比成本較高,風險較大的上游設備生產領域,中游的充電樁的運營門檻不高,因此整個行業中涌現出一批依托新能源開發智能汽車、智能電樁的互聯網公司。”

  這些互聯網公司大體分為兩類,其一是以通信或互聯網行業起家,其中最具規模的是央企出身的普天新能源。另一類是由傳統電氣設備轉型而來的混合型企業,這些企業從傳統制造產業轉型而來,有自己的生產車間,例如特銳德電氣旗下的特來電新能源。

  從規模上來看,普天新能源和特來電新能源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國內少有的涵蓋上游設備生產與中游運營的兩大公司。

  與專注于重籌模式的互聯網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普天與特來電在實體制造領域是強項。普天新能源隸屬的普天集團,其前身來源于1980年郵電部裁撤成的三家通信公司之一。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早期的業務以高鐵遠動箱變為主。不久前,特銳德旗下的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更名為現在的特來電新能源。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