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專家

楊裕生:“十三五”電動汽車補貼不宜“先花錢,后算賬”

發布時間: 2015-05-01 11:01:49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楊裕生
字體:

[摘要]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是國民的義務和責任。生產企業要降低價格,生產出廣大群眾所歡迎的車型。消費者要用節油的錢來抵償電動系統的差價。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不應該只想著借政策高補貼電動汽車之機“撈國家一把”。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資料圖)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會員楊裕生就電動汽車補貼問題發表文章,稱“‘十三五’電動汽車補貼不宜‘先花錢,后算賬’”。他認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是國民的義務和責任。生產企業要降低價格,生產出廣大群眾所歡迎的車型。消費者要用節油的錢來抵償電動系統的差價。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不應該只想著借政策高補貼電動汽車之機“撈國家一把”。

  現行補貼政策問題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電動汽車售出數為8.49萬輛,而國家補貼已過百億元。此外,各地方的配套補貼,用的也都是“公”款。

  可以說,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在世界范圍內最高。不可否認,這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有積極的作用。但是,過高的補貼政策所帶來的負面作用不容忽視。

  首先,汽車生產企業追逐高補貼而積極生產純電動客車,地方政府施加壓力讓公交公司來使用。于是,純電動公交車出現畸形發展的態勢。然而,受限于電池壽命,公交車“扒窩”的現象比比皆是,讓國家補貼白白損失。對于尚能運行的公交車,公交公司則發愁過2、3年后電池失效了,第2套電池的補貼問題怎么辦。

  其次,汽車生產企業(主要是大企業)可以隨意提高車價,其結果就是:大部分補貼成了汽車企業的超額利潤;說是補貼消費者,實際上是普通納稅人的錢補給了有錢買車的富人。

  最后,汽車生產企業穩賺不賠,只享利益,沒有義務。于是,造成企業不努力去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車型。

  “十三五”的預計進程

  到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標要達到500萬輛。最近,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并再次重申,要“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 

  不難看出,政府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達到500萬輛的目標!那么,未來5年中每年應有怎樣的增長規劃呢?

  2014年,全國汽車總銷售量為2400萬輛,比2013年增長了7%,因此未來幾年內以每年增長6%來預計是可行的。

  那么,2016年全國汽車總銷售量將為2700萬輛,未來4年逐年增加。如要實現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總目標,則2016—2020年各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比例必須分別為1%、2%、3% 、4% 、5%,即每年必須同比增加1%。

  計算得來的這474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必須落實到各汽車企業,否則,給了驚人補貼后政府目標還將會落空。

  真要補貼4000多億嗎

  財政部等四部委征詢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補助標準,基本與2014年持平。為便于計算,2016年補助金額以平均每輛12萬元的整數計。

  按照征求意見稿“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準在2016年的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準在2017年的基礎上再下降10%”,即2017年和2018年同一標準;2019年和2020年同一標準。 

  通過計算,為了2020年累計500萬輛的目標,政府的補助總數將達4000多億元!人們不禁要問: 

  “十三五”期間政府將花費數量十分驚人的4000多億錢搞補貼,財政支出如此龐大!必要嗎?合理嗎?企業沒有足夠的動力去主動謀劃生產有銷路的電動汽車,長期靠補貼過日子,“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將從何談起? 

  我們是否可以得到如下結論:“十三五”補貼必須“加速退坡”,每2年只退坡10%的速度太慢了;還要繼續降低作為基數的2016年的補貼標準。首先是純電動車,其中純電動公交車更是“大頭”。

  在這里,我們設想一個控制5年總補貼數700億的方案,結合退坡機制,推算出各年每輛車的平均補貼數。當然,如果“十三五”總的補貼數為700億元,這也并非是個小數!無論如何,國務院要給四部委明確一個控制總數,決不能“先花錢,后算賬”。

  實施“降低2016年補貼基數+退坡”的方法后,如果單憑補貼這一個措施,202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達500萬輛的目標可能很難實現。所以,必須有改革措施相配套,目的是要激發企業產生足夠的生產動力。這就需要改變觀念:首先是盡責任;其次要主動謀劃生產有銷路的電動汽車;并努力降低售價,營造市場氛圍,使企業和政府共同扛起實現新能源汽車達500萬輛目標的擔子。

  補貼當“逐年退坡”

  筆者認為,政府補貼的總思路應該是:適當補貼;責任指標;超額有獎;以罰促產。

  何為適當補貼?政府在“十三五”應繼續補貼電動汽車,但要將金額降低,做到逐年退坡。

  談及責任指標,首先要指出,燃油汽車生產企業在給社會提供汽車產品的同時,也帶來油料大量消耗、空氣污染等負面影響。因此,各汽車企業有責任、有義務逐年提高電動汽車在本企業生產銷售產品中的比例額度。類似的措施在美國加州已經實行過,并取得顯著效果。

  具體來說,可以規定各年度電動汽車銷售量在汽車生產企業的全部汽車銷售總量中應達到的比例,并落實國家總目標,即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各年度電動汽車銷售量在企業全部汽車銷售總量應達到的比例分別為1%、2%、3%、4%、5%。 

  “超額有獎,以罰促產”是指對燃油汽車生產企業,實行電動汽車責任指標與獎勵/懲罰相結合的政策。 每超額銷售一輛大客車獎勵1萬元,每超額銷售一輛乘用車獎勵1千元;每欠額銷售一輛大客車罰款2萬元,每欠額銷售一輛乘用車罰款2千元。 

  實行“超額有獎,以罰促產”的目的是促使汽車企業主動謀劃生產價格合理、有銷路的電動汽車,改變現在“政府著急而企業不著急”的狀況,并且避免企業不重視營造市場而“瞄準政府高額補貼搞生產”,甚至故意抬高價格的做法。

  權利和義務應該相互依存!只讓企業享有補貼的權利,而對他們沒有責任和義務的要求與約束,那就是放任自流。這種“軟弱無力”的做法應該改變!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歷久彌新:楊裕生院士談低速電動車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