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光伏補貼:肥水到底流向何方?

發布時間: 2015-09-18 11:01:00    來源: 經濟雜志
字體:

[摘要]2015年7月30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光伏行業協會聯名提交了有關促進光伏行業發展的三大政策文件,不僅建議將2020年光伏裝機總量目標由1億千瓦調整至2億千瓦,同時提出應當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征收力度。

 

  2015年7月30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光伏行業協會聯名提交了有關促進光伏行業發展的三大政策文件,不僅建議將2020年光伏裝機總量目標由1億千瓦調整至2億千瓦,同時提出應當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征收力度。

  就在半個月后,以“制造矽基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之生產設備及整套生產線”為主營收入、號稱“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發出了盈利警告。而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李河君,正是繼施正榮之后,中國光伏產業的又一旗手。

  實際上,對比價廉穩定的火電和水電,光伏企業的盈利能力不言自明。但在長期巨額發電補貼的哺育之下,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達3578萬千瓦。

  “按照今年光伏新增發電能力1600萬千瓦計,僅在2015年安裝的光伏發電設備,就要在未來的20年中,總計補貼約1500億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說,光伏發電補貼將成中國不可承受之重。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嘴仗無數。陶光遠的計算是否靠譜?光伏補貼究竟幾何?當真是“中國不可承受之重”嗎?

  光伏補貼究竟幾何?

  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早已對光伏發電補貼做出了細致的規定:針對不同地區的地面電站,分別執行每千瓦時1元、0.95元和0.9元的上網標桿電價;而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自用后的剩余電量,則按脫硫煤電上網價收購,同時實行每度電0.42元的國家補貼標準,部分地區另有地方補貼。

  國家電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記者,盡管各地上網電價都不盡相同,但傳統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一般在每千瓦時0.3-0.4元之間,而電網收購光伏發電所需額外支付的費用,將由國家財政予以補助。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布式467萬千瓦,當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如果不考慮為消納光伏發電新建和改造輸配電網的投入,2014年度支出的光伏發電的常規補貼應當至少達到100億元。

  未來20年或達萬億元補貼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則撰文指出:以每年新增1600萬千瓦光伏裝機、單位光伏發電功率的平均發電量1200千瓦時/千瓦年、平均補貼0.4元/千瓦時、補貼年限20年計;那么,不計折現利率,對于僅在2015年安裝的光伏發電設備,就要在未來的20年中,總計補貼16,000,000千瓦x1200千瓦時/千瓦年x0.4元/千瓦時x20年=153,600,000,000元,即1536億元。

  陶光遠向《經濟》記者解讀上述估算時指出,地面電站補貼大概在0.5元/千瓦時,分布式更多,地方的補貼不可勝計。“我用0.4元計算,已經非常保守了。”

  他同時強調:“補貼一旦發生,不可終止,否則所有的光伏企業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而根據俗稱光伏“國八條”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如果再考慮到輸配電網的改造及新建,未來20年內,“1萬億元的補貼總是需要的”。

  裝機容量猛增,拖欠補貼上百億元

  不過,盡管允諾支付的補貼數額不在少數,真實發放的情況卻與之相去甚遠。

  財政部的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光伏發電補貼的主要來源——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決算數為491.38億元,完成預算的104.5%;支出決算數為508.17億元,完成預算的96.1%;在總支出中,中央本級支出的401.07億元,用于太陽能發電補助的僅為52億元,不僅遠低于補助風力發電的275億元,甚至低于補助生物質能發電的74.07億元。

  實際上,作為政府性基金的一項,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自2012年1月1日起,就對除西藏自治區以外的各省(區、市)扣除農業生產用電后的銷售電量進行征收,專項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補貼。但早在2006年,國家發改委即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上網電價高于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等費用,通過向全國電力用戶統一征收電價附加的方式解決。

  在過去的10年間,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一漲再漲,從2006年的0.001元/千瓦時飆升至0.015元/千瓦時(其中,對居民生活用電征收的附加費一直維持在0.001元/千瓦時),但補貼缺口仍然存在。

  “根據我們對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的調查,僅拖欠他們的光伏補貼額度就已超過了100億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王勃華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公開表示。

  在王勃華看來,之所以會出現拖欠補貼的現象,原因正在于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繳不力。他說:“2014年實際收繳僅400余億元(應收700億元),其中300余億元用于補貼風電,留給光伏的補貼額度供不應求。”

  盡管王勃華的說法與公開數據略有出入,但可以看出的是,2014年,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超額完成、支出略有不足的情況下,其收入與支出仍然存在近17億元的缺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聯名提交了《光伏電站電費缺口情況及建議》,明確建議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從1.5分/千瓦時提高到2.5分/千瓦時。

  反過來看,中國光伏產業的步子確實邁得太大了。裝機容量方面,原定于“十二五”期末實現的目標僅為5GW,而隨著目標一再提高,截至今年上半年,裝機總量已經突破35GW;發電量方面,2014年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超過200%,然而,補貼資金卻沒有實現同比例增長,出現缺口實屬情理之中。

  此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告訴《經濟》記者,拖欠光伏補貼與審批流程過于復雜也有關系。“電網公司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上來,交給財政;相關機構再核對每一家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應該拿多少錢,等到算清楚了再發給大家。本來當年可以結清的,結果一拖就是兩年。”

  更加糟糕的是,隨著光伏裝機容量和并網發電量的劇增,我國開始出現“棄光”問題。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今年1-6月,全國累計光伏發電量僅190億千瓦時,占當期發電總量的比例尚不足1%;“棄光”電量卻達到18億千瓦時,令人咋舌。

  一面是日益沉重的補貼負擔,另一面卻是逐漸高企的“棄光”電量。光伏補貼到底該怎么補?中國光伏產業又該怎樣走下去?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