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企業搶灘布局上游三元材料 三元鋰電池迎變道風潮

發布時間: 2015-08-31 09:08:21    來源: 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摘要]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呈產銷兩旺行情,工信部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2.5倍。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已達9.89萬輛,同比增長3倍。

 

  8月份進入尾聲,回看這個月,鋰電池概念股多次異動。表象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井噴,直接帶動鋰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有趣的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三元材料在動力鋰電池領域開始慢慢突圍,由于市場需求巨大,國內車企也掀起了一輪由磷酸鐵鋰電池轉向三元鋰電池路線的變道風潮。這也給二級市場新能源電池的投資帶來了新的炒作空間。

  車企紛紛投奔三元鋰電池陣營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呈產銷兩旺行情,工信部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2.5倍。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已達9.89萬輛,同比增長3倍。此外,本月北京新能源車中簽率驟降,從年初的100%到本月的38.1%,可見國內私家車限行限購的推廣也加速了新能源車的推廣。

  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放量傳導至中上游產業鏈,也激發了動力電池的擴產潮。今年以來,比亞迪、猛獅科技、力帆股份、杉杉股份等多家公司進行擴產,而拓邦股份、眾和股份、冠城大通、雅化集團、斯太爾等主營業務與鋰電池原本不相關的企業,也以兼并收購或者設立子公司等多種形式涉足鋰礦、鋰電材料、鋰電池等行業。

  目前,國內在售的新能源汽車配備的鋰電池主要有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鋰電池兩種。而國外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一直在走三元鋰電池之路。正當行業思考磷酸鐵鋰和三元鋰誰更有出路之際,磷酸鐵鋰電池堅定的“守護者”比亞迪推出了首款配置三元鋰電池的車型,這不僅在業內引起了轟動,也帶動不少國內車企紛紛掉頭向三元鋰電池路線轉移。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值為112億元,其中三元電池占比為21%,同比增長11%。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已經基本達到理論的極致,而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是越來越多磷酸鐵鋰生產廠家都開始關注三元材料開發主要原因。作為全球前三大動力鋰電池企業的東源電器,一直在進行三元鋰電池的研究。公司方面表示,正在積極加快復合三元材料電池的研發及產業化進度,但尚未明確規劃其產能。A股最大鋰電池廠商億緯鋰能也在半年報中披露,公司本部二期工廠將用于生產三元電池,目前廠房已經封頂,主要進口設備和配套設備合同簽訂完畢,計劃今年年底實現量產。“我們不會局限于一種方式,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錳酸鋰三種技術路線都會涉足。”公司高層對記者表示。

  企業搶灘布局上游三元材料

  雖然多家企業布局三元鋰電池行業,但國內三元鋰電池總產能仍然較小,與外資廠商還不具備可比性,尤其是上游的原材料領域。有機構分析,隨著國際巨頭加速國內布局,勢必會選擇國內三元鋰電池上游原材料供應商進行合作,這將為三元材料相關龍頭企業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鈷是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鎳鈷酸鋰等必須的原材料。隨著三元鋰電池市場空間的打開,必將給鈷資源相關公司帶來不錯的發展機遇。華友鈷業為國內鈷產品龍頭,市場占有率近20%,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電池需求增加的影響,去年公司鈷產品銷量同比增長27%。在上游資源方面,華友鈷業早在2006年就布點剛果金,參股了兩家礦業公司,以此增加原料自給率。

  此外,一些跨界轉型新能源的上市公司,也把目光關注在了三元鋰電池的上游材料商。再生資源龍頭企業格林美,就一直看好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并開始回收廢舊電器以獲得鎳、鈷資源。日前,公司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廢舊電池與報廢電池材料處理生產線,年回收利用鈷資源4000多噸,未來或將繼續加大三元材料生產線的建設。公司去年年報顯示,四氧化三鈷等三元電池材料收入占比31.54%,為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

  原為紡織服裝龍頭企業的眾和股份,也積極謀求向鋰電行業轉型。2012年9月,公司增持廈門帛石2/3股權進軍鋰電產業鏈,目前已經完成資源端→鋰鹽→正極材料→電池成品的全產業鏈布局。旗下深圳天驕具備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專利和生產能力,目前,已經開始小批量供貨。公司方面表示,擬在江蘇建設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產業化基地,目標就是瞄準了三元材料在動力電池領域巨大的應用前景。

  正極、隔膜受益彈性最大

  除了原材料,細分領域的電解液、隔膜、正極、負極鋰電池四大材料也將受益于三元鋰電池行業的大發展。由于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電池材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更多的是受益于動力電池行業整體的增長而非三元電池的爆發。但2014年以來,正極材料產業整體出現了向三元材料轉移的趨勢,像當升科技、杉杉股份等這樣的大型鋰電池材料供應商動作明顯。當升科技是現階段A股正極材料中最純正的上市公司,覆蓋三星SDI、比亞迪等國內外鋰電龍頭,將最大限度地受益于這一趨勢。公司已經啟動江蘇當升二期工程建設,第一階段將建成年產2000噸新型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杉杉股份計劃投資30億元開發國內最大的三元動力鋰電池材料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產能建設。

  三元材料動力電池未來將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流發展方向,所用隔膜配套廣泛采用濕法隔膜,但濕法隔膜一直是國內的薄弱環節,目前大部分要靠進口。作為我國動力鋰電池隔膜龍頭,同時也是比亞迪重點供貨商的滄州明珠,在突破干法隔膜工藝的同時,也在積極進行濕法隔膜的產能布局。公司在去年定增2500萬平米濕法隔膜項目基礎的之上,近期再度宣布投資3.2億元建設6000萬平米濕法隔膜項目。

  設備商看三元電池新增產能

  隨著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訂單不斷增加,動力電池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相關企業紛紛加快產能建設。而這又使得三元材料動力電池的生產設備商從中受益。

  8月12日,上投摩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信證券等38家機構組團調研次新股先導股份,這是公司自7月份以來迎來的第10批機構,而吸引眾多機構關注的是其鋰電池生產設備收入的高速增長。先導股份的中報顯示,公司鋰電池生產設備銷售收入達1.17億元,同比增長234.84%,占營業收入60%以上。有意思的是,由于與云計算、智能裝備、鋰電設備第一概念股等關鍵詞相聯系,其股價從今年5月中旬剛上市的28元一路狂飆至近期的最高點195.43元,甚至連“國民老公”王思聰的投資版圖里也有它一席之地。

  同樣是在5月中旬上市的贏合科技,可謂是國內廠商中提供設備最多的公司,能夠提供鋰電自動化生產線上約2/3的設備。其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動力鋰電設備業務高速發展,占比已超過50%。兼具工業4.0概念的智云股份,2014年年底收購吉陽科技51%股權,擁有自動化設備制造背景的吉陽科技與智云股份已有的自動化技術形成嫁接,邁入動力電池行業未來自動化生產線升級的“藍海”。

  可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兩旺開始傳導到上游領域,體現的結果就是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在業績驅動下走出中線行情。不過,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對于整個鋰電池板塊來說更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比如多方資本介入后產能急劇擴張,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混亂,行業運行也會有不健康因素。此外,靜態地看很多公司估值并不低,股價的升值空間已經不大。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板塊出現整體性行情的情況下,可挑選近期累計反彈幅度較低、技術形態較好的個股重點關注。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