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我國儲能市場多題待解:經濟性欠佳 政策標準缺失

發布時間: 2015-07-02 09:34:23    來源: 財經國家周刊    作者: 劉俊卿
字體:

[摘要]降低成本,加快儲能實現市場化已迫在眉睫。目前,業界普遍認同的方法包括,推進儲能在光儲式充換電站的應用,在電價低和光照充足時像蓄電池充電,在晚間和用電高峰進行使用。還可以將容量在70%以下、不宜上路的動力電池用作儲能,實現電池梯次利用來降低成本。

  作為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靈丹妙藥”,儲能的魅力目前還遠未達到預期。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風電“棄風”電量107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8.6%,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而光伏發達的西部地區則是 “棄光”的重災區。造成大量新能源被棄的主要原因是電力難以儲存,本地消納及電網輸送能力不足。

  由于儲能可以打破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實時平衡的瓶頸,彌補電力系統中缺失的“儲放”功能,實現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被認為是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的主要路徑之一,被寄予厚望。

  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將儲能列入9個重點創新領域之一,要求科學安排儲能配套能力以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鼓勵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盡管2014年中國累計儲能裝機比例已從2013年的7%上升為10%,但受技術、成本、政策等制約,儲能應用的推進速度依然遲緩。除抽水蓄能外,儲能在電力領域只用作微網和離網系統中的配套產品,大規模應用舉步維艱。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對記者表示,如果讓太陽能、風能等具有間歇性特點的發電資源變成主流,大規模進入能源系統,且要保證能源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話,儲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希望國家能在政策層面將儲能納入未來新的能源體系當中,以戰略的高度去重視。

  經濟性欠佳

  成本過高問題是阻礙儲能產業化發展的一大瓶頸。

  典型例子是,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在張北縣建立一個風光儲輸系統,這是國內集風電、光伏、儲能及輸電工程四位一體的最大規模儲能示范項目。該項目至今已并網三年,雖然從技術上能夠滿足風電、光伏等并網發電要求,但經濟性卻屢遭質疑。

  龍源電力總工程師楊校生向記者介紹,張北項目配置的儲能系統可提升10%-20%的風電利用率,每年可增加電費收入1000萬-2000萬元,但僅儲能電池每年折舊費就在3000萬元以上,得不償失。

  事實上,除抽水蓄能外,鉛酸、鋰電、鈉硫等各類電化學儲能,成本都相對較高,在沒有儲能電價政策和補貼政策的前提下,很難實現盈利。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所長來小康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已建成的儲能示范工程驗證了儲能技術的可行性,但商業化運營模式未能形成。成本是個始終都繞不開的問題,儲能項目的平均成本遠高于現行電價。

  “儲能要推進產業化發展,必須研發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的儲能產品,提高用戶端的使用性價比。”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對記者說。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