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青海鋰資源全產業鏈初具雛形

發布時間: 2015-07-02 09:16:16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李亞光 駱曉飛
字體:

[摘要]隨著青海鹽湖提鋰技術的突破,近年來該省形成以鹽湖鋰資源開發、碳酸鋰材料生產為基礎的鋰產業鏈,一批下游鋰電池制造業發展迅速。

 

  隨著青海鹽湖提鋰技術的突破,近年來該省形成以鹽湖鋰資源開發、碳酸鋰材料生產為基礎的鋰產業鏈,一批下游鋰電池制造業發展迅速。然而,多數受訪專家表示,若要建立成規模、成體系的完整鋰產業鏈,打破我國工業制成鋰資源匱乏的現狀,青海仍需破解資源開發、生產工藝、產業布局等多方面的瓶頸。

  青海鋰資源全產業鏈初具雛形

  青海是我國鋰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在該省鹽湖地區,目前最新探明的鋰礦儲量為1724萬噸,占全國保有儲量的比例達83%。長久以來,由于相關開發利用技術的不足,我國對國外鋰資源的依賴度居高難下。

  最近5年,青海鹽湖提鋰技術獲得重大突破,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嘗試采用吸附法、煅燒法、碳化法等鹵水制鋰工藝,最終產出純度較高的碳酸鋰,為青海鋰產業規?;l展奠定了基礎。

  如今,一批上下游鋰產業依托技術支撐得以快速崛起。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青海鋰產業上游目前已形成年制造3萬噸碳酸鋰的產能,產品純度最高可達99.5%,符合制造鋰電池所需要求;在產業中游,該省每年可制造4000噸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46萬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產業下游,青海制造的動力電池已開始裝配國內各地的新能源汽車,所產儲能電池在零下40度至零上55度的區間內均能正常放電,在全球電池耐高低溫技術領域取得了可喜成就。

  “如今青海鋰資源全產業鏈已初具雛形,面對全球變暖、生態環境惡化、石油資源枯竭等趨勢,這個省在未來的創新驅動發展領域將大有可為。”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介紹,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我國去年共生產了8.7萬輛,而今年前5月就生產了5.3萬輛,其市場正在快速升溫。

  據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喬弘志介紹,為盤活上中游鋰產業資源,目前青海正在引入客車、轎車的整車組裝生產線,2年內便可形成年產3000輛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制造能力。到2018年,青海用于配套新能源汽車的鋰動力電池生產能力將有望達到5GWh。

  “青海含氧量較低、氣候干燥,可大幅降低鋰電池的工業生產成本,再加上鋰資源富集的優勢,我省有望于2020年形成集鋰資源開發、鋰電池材料生產、鋰電池制造、純電動汽車組裝為一體的完整鋰產業鏈,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青海省常務副省長駱玉林表示。

  青海鋰產業擴容升級面臨諸多難題

  受訪專家表示,青海鋰資源工業制成品產出規模的增長,為鋰產業獨立、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但受自然條件、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穩定性等因素影響,青海距離實現電池級鋰材料大規模生產還有一定差距,今后青海乃至全國鋰產業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仍會持續較長時間。

  據國土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中下游鋰產業原料絕大部分仍依賴于進口鋰輝石加工,占比達60%。在國際鋰資源市場上,中國尚未形成話語權,每年生產的鋰產品與以澳大利亞為首的鋰資源大國相差甚遠,一年總產量與其一家大型公司的產量基本相當。

  “青海鹽湖鋰資源豐富,但總體開發難度大、利用水平較低,工藝技術多樣但不成熟,未形成統一標準,其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曾在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任職多年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介紹,若要打造成規模、成體系的完整鋰產業鏈,青海鹽湖鋰資源開發技術在提高產品純度、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清潔生產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提升。

  專業人才的缺失是制約青海鋰產業發展的另一瓶頸。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炯天表示,青海鹽湖鋰資源上游開發、中游鋰材料生產、下游鋰電池制造的相關技術需要持續革新、融合推進方能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目前該領域研、產脫節現象突出,受氣候、薪資待遇影響,科研人員較為缺乏,相關技術支撐力量不足,自主創新缺乏后勁,這將對未來的資源優勢轉化及產業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

  “目前青海的鋰產業鏈條還不夠完整,產業聚集水平較低,集群優勢尚未顯現。”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喬弘志介紹,然而,若要加強招商引資力度,青海還需破解諸多障礙:一方面,由于開發難度較大、生產工藝尚不成熟,不少企業對青海鋰產業發展前景仍持觀望態度,投資較為謹慎;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基礎條件薄弱、社會發育程度較低,再加上地方財政經費、政策環境等因素制約,青海鋰產業對資本的吸引力也較弱。

  優化頂層設計完善科技支撐

  針對青海鋰產業擴容升級所面臨的難題,受訪專家及干部建議,今后國家應將鋰視為戰略性資源,從全國層面綜合考慮、科學制定產業布局,并給予政策性傾斜。同時進一步加大對青海鹽湖提鋰技術的科技支撐力度,為各地資本創造良好的市場準入環境。

  喬弘志認為,針對青海鋰資源富集、產業區位優勢明顯等特點,可考慮將該省作為鋰產業布局的一類地區,在資金、政策、科研上予以扶持。同時依據我國鋰資源狀況、市場需求變化、技術力量分布等配置情況,將青海、西藏、江西等地的鋰產業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做好西部資源與東部市場的對接工作,從整體考慮產業發展、布局。

  為增強資本吸引力,劉炯天建議,技術方面,青海今后應加強與省內外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尋求多元的科技支撐;依托現有主要三種工藝的優勢對鹽湖提鋰技術進行技術集成,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純度及穩定性;成立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聯盟,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形成產學研聯動的創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認為,增強我國鋰資源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青海在未來的技術研發、資源開采、產品生產規劃上應有所超前。一是要適度、有序開發,進一步提升鹽湖資源提取效率,提高企業的科技、資金準入門檻,避免鋰資源過早枯竭;二是未雨綢繆,加強鋰資源二次回收技術的科技攻關,盤活廢舊鋰資源;三是不斷研發電容量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鋰電池材料,與國際市場需求動向緊密接軌。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