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英特爾和蘋果 誰將贏得未來物聯網世界?

發布時間: 2014-09-11 15:51:03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摘要]蘋果是“軟件+硬件+互聯網”的“硬件大集成”的方式,英特爾則是“計算+通訊+存儲+軟件+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的“芯片大集成”方式。


  物聯網新戰場
  作為蘋果新品發布會最大的看點,AppleWatch可謂毀譽參半。有網友如是調侃:“華強北都已經出山寨二代了,蘋果終于推出了山寨一代。蘋果與華強北競爭,中國華強北完勝。”
  作為一款飽受期待的產品,用戶期望看到蘋果能解決腕帶式設備的三個問題:一是續航問題。一天充一次電,基本宣布這款產品受眾僅為發燒友;二是新的人機對話方式。以手表這樣的小屏幕上,觸控不是體驗互聯網服務的好方法;三是應用展現方式。PC時代,應用以文件夾的方式展示,互聯網時代是以搜索的方式到達用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以APP的方式。而物聯網時代,基于新的人機對話方式,應用也應該以新的方式到達用戶。
  但令人失望的是,AppleWatch某種意義上不過是智能手機的復制,并沒有期待中的突破。在GPS這樣的應用啟動的情況下,其續航時間不過半天;觸控是其最主要的人機對話方式;應用展現也是APP的模式。
  過去,蘋果這家公司存在的意義在于,基于完美的工程設計、易用性方面的革命性突破,將已經有的實驗品、工程品變成時尚品,MAC、iPod、iphone、ipad,無一不是如此。與之對比,聯想等公司的意義在于將時尚品變成快銷品,性價比產品,因為他們擅長營銷、制造。
  但顯然,AppleWatch既沒有完美的工程設計,易用性更無突破,還是一款昂貴的實驗品。而且它不過是智能手機的延伸,是“軟件+硬件+互聯網”模式的復制,這一模式顯然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與之對比,英特爾“芯片大集成”的方案也沒有解決上述問題。前文所述英特爾推出的眾多產品,也仍是工程品或實驗品。未來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是物聯網新時代的贏家。
  兩廂比較,蘋果是產品模式,英特爾是產業鏈模式。簡單地說,英特爾不造車,不做衣服,只做芯片。而蘋果則自己做電視、手表、未來可能自己造汽車,甚至是內衣,以及任何可以智能化的東西。
  蘋果產業鏈上的公司,為蘋果產品服務,以外包的方式給蘋果打工,蘋果留給合作伙伴的空間逼仄;英特爾的方式,則是商業合作的方式,大家有自己的品牌、渠道、設計以及技術上的創新空間。
  兩種模式比較,英特爾模式更易獲得比如服裝、汽車等行業伙伴的擁抱,調動產業積極性。
  蘋果、英特爾之外,微軟、谷歌則是另外一種模式,即操作系統模式。在任何物體上預設操作系統,標準的物就能變得智能,可聯網,就能變成分享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的平臺與入口。
  三條路徑,都是all in one的路徑,但對于其定義,卻各不相同。
  另外,操作系統的模式是PC時代的模式;硬件大集成的模式,是移動時代的模式;芯片大集成的模式,歷史上沒有過,是一次冒險。哪一條路徑將最終勝利,取決于歷史是前進變化還是循環重復。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