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谷歌“入侵”汽車 日產CEO擔憂互聯網IT企業

發布時間: 2014-07-25 08:00:56    來源: 鋼聯資訊
字體:

[摘要]雷諾日產CEO卡洛斯·戈恩近日表達了對谷歌等互聯網IT企業“入侵”汽車行業的擔憂,其認為汽車制造商要采取謹慎態度,牢牢控制自己的汽車品牌。

  21日,雷諾-日產CEO卡洛斯·戈恩(Carlors Ghosn)表達了對谷歌等互聯網IT企業“入侵”汽車行業的擔憂,其認為汽車制造商要采取謹慎態度,牢牢控制自己的汽車品牌。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幕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谷歌宣布和奧迪等企業聯手打造基于安卓的車載娛樂和信息系統,并設立了一個相關行業聯合會——開放汽車聯盟OAA(Open Automotive Alliance),日產也是其中的會員企業之一。而半年多的時間里,戈恩從合作態度到采取謹慎態度,這期間發生了什么?

  硬件提供者
  在戈恩的說明中,其稱:“我認為所有的汽車制造商都將持極其謹慎的態度,牢牢掌控自己的汽車。我們顯然不樂意僅僅成為一種硬件的提供者,而是希望繼續保持產品的吸引力,以及對產品的控制力。”
  在上述話語中,戈恩將矛頭的關鍵指向了不愿淪為谷歌的硬件提供者。眾所周知,作為IT巨頭,谷歌早在過去5年時間里,啟動了對汽車無人駕駛的研究,并從今年年初開始與諸多汽車企業達成基于安卓版的車載系統的合作,由此來對抗同樣推出了Carplay車載系統的蘋果公司。
  一時間,兩大IT巨頭的車載系統之爭被炒得火熱,諸多傳統汽車廠商,如通用、沃爾沃、奔馳、現代等都放下身段尋求合作,但并不是每一個汽車廠商都愿意這樣做。比如寶馬品牌最為著名的iDrive系統,寶馬也不打算摒棄自己的信息娛樂系統或改變其儀表板設計。
  這其中反映的糾結就是:汽車廠商是否愿意放棄已研發的車載多媒體系統?對汽車廠商來說,這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擔憂,因為谷歌和蘋果一旦入局,他們可能就不會走了。
  不管是車載多媒體系統,還是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傳統汽車制造商們其實大多都在涉及。比如雷諾-日產也有研發測試自己品牌的自動駕駛汽車Next2原型車,到2018年還可能在“先驅國家”上路,例如法國、日本和美國,而到2020年有望在歐洲地區實現商業化。
  如果谷歌和蘋果一來攪局,消費者會如何選擇,確實會令傳統汽車企業捏一把冷汗。畢竟通過手中的智能手機就能夠直接和儀表盤顯示屏相連,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依然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體驗。
  發展走勢
  在車聯網熱浪沒有掀起時,汽車產業模式此前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汽車本身(或者說硬件)是一個封閉而全面的產品,車載系統也是完全依附于汽車,消費者購買了一輛車,這些就是一個整體。
  直到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硬件越來越強大,就提供了越多應用的可能,以汽車廠商為核心,相對封閉的車載系統,走到了一個轉折點。
  蘋果的車載系統除了通過和手機相連來獲得語音搜索和導航服務,iOS汽車版的推出更是會直接進入汽車的系統,提供地圖、導航、語音控制、電話、信息及音樂等功能。
  谷歌除了在汽車領域的終極目標是“自動駕駛汽車”,其打造的Google Map和Google Now已經基本可以替代現有的車載系統,安卓版進入車載系統只是個時間問題。現代全新勞恩斯已經確定成為首款搭載谷歌應用的車型,此外,奔馳也在與谷歌聯手開發谷歌眼鏡導航系統,實現汽車與IT相融合。
  國內IT企業百度也具備完善的地圖、導航、語音搜索、音樂等產品線,還聯合福特推出過實驗性的基于表情識別的防疲勞駕駛應用。早前車載應用的主要提供商高德,被阿里納入旗下后,除地圖和導航能力外,還具備O2O的信息搜索能力。
  雖然IT企業沒有傳統的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技術,但隨著汽車多媒體娛樂系統的普及,“娛樂+導航”以及成為汽車標配,這也給了IT企業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IT企業入侵汽車的方式是汽車提供硬件和接口,軟件和服務由第三方應用商提供,與手機走過的路線如出一轍。
  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也讓不少汽車企業紛紛俯下身段、敞開大門。包括本田、奔馳、日產、法拉利、雪佛蘭、英菲尼迪、起亞、現代、沃爾沃、謳歌以及捷豹已宣布計劃將在2014年款車型中運用蘋果的車載iOS技術。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中國互聯網正在加速淘汰傳統產業”,汽車業會是下一個被顛覆的傳統行業嗎?
  今年7月初,福特前CEO穆拉利退休后轉而加入了谷歌的消息發布,有業內人士判斷,以穆拉利在福特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成功經驗,加入谷歌后,谷歌“吞噬”汽車行業的蛋糕不在話下,有相關市值數據統計,谷歌的市值相當于7個通用。
  偽命題
  汽車行業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高科技行業,無論是材料、動力、整體設計還是車載系統,一直以來都未停止過創新,國內引進合資、引進生產線十余年,都難以完全自主做好品牌,可見其中的含金量之深。
  即使在國內被熱捧的“特斯拉”,除了媒體熱衷之外,其對傳統汽車廠商的影響也非常有限,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情況不理想??梢?,IT企業要淘汰汽車廠商,是個偽命題。
  據汽車商報記者觀察,IT企業一般慣用“以輕帶重”的產業方式,主要通過提供服務的方式來侵入傳統行業,所以就目前來看,記者判斷谷歌的最終目的并非自己生產汽車,而是打造一個完全開放的車載系統平臺,無論對什么車型都能擁有良好的兼容性,以最終達成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良好貫穿。
  對于汽車廠商來說,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穩定、高性能。比如電子要替換機械,雖然可以帶來非常多的便利,但是安全穩定是汽車廠家首要考慮的,是否能在各種極端惡劣環境下正常行駛,這需要大量的驗證,而不是像互聯網產品那樣,先出測試版本,而后經過長期測試后用正式產品進行覆蓋。
  這也就注定了汽車廠商的產品推出任何一項創新、選擇哪個合作伙伴都是慎重和保守的。有業內人士預言,在汽車這個行業,今后會呈現出這樣一個局面:互聯網企業拼命在布局汽車相關的服務,但是落腳點僅僅表現在手機上。而汽車廠商雖然把握著行業的話語權,但是其自主應用始終不溫不火。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