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資訊

中德電動車頂層設計 政治下務虛之舉

發布時間: 2014-07-21 17:08:09    來源: 鳳凰網
字體:

[摘要]在2010年的地緣政治態勢要求下,中德合作關系確定順理成章。長期執政的默克爾每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斷鞏固并深化雙方合作,雖然德國總理的努力尚未收到明顯成效,但她畢竟占領了這塊地盤。


  務虛之舉
  德國企業寶馬從2001年開始投入重金研發電動汽車,并作出長期規劃,而大眾則遲至2012年才發布電動汽車發展規劃。是大眾的管理層目光短淺,沒有意識到電動汽車代表汽車產業的未來嗎?顯然不是,大眾汽車平均較低的單車利潤,不足以承受新能源車研發階段和銷售初期畸高的成本。等待電動車三電(電池、電控、電機)技術成本降低到預期區間,才開始加大投入,不失為明智的選擇。同理,成本力量的制約限制了電動車的整體發展勢頭。
  消費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德國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反而較前一年有所下滑。充電時間長、缺少充電設施、續航里程短,只能定位于家庭“第二輛車”。最重要的是,消費者能夠算明白賬,燃油相對于充電節約的資金,10年內不足彌補買車時多花的錢,而德國人平均換車的周期是5.5年。何況大家都在擔心電動車維護的后期成本。
  即便生活優裕的中產階級,愿意為環保理念犧牲經濟利益,但電動車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已經被證實子虛烏有。即便核電占大頭、火電占小頭的美國(核電無碳排),特斯拉電動車的電能相當于每公里碳排放189克。而即便燃效不佳的中國汽車,平均碳排也不過165克/公里。
  那么,電動汽車的賣點何在?
  一片哀鴻中,寶馬發現,高端電動車的銷售好于低端車型。富人希望擁有更酷的產品,新能源的標簽和辨識度極高的外形,可以取悅這群客戶。
  平均收入比德國低5倍的中國人,對汽車產品的價格更為敏感,而且中國人正享受著世界領先的整車和售后服務價格。即便政府提供了價格補貼和減免購置稅(后者即將實行),電動汽車仍比同級別燃油車價格高出1/3以上。到頭來,政府花了錢,仍然碰到錢的障礙。
  以中低端電動車型為主的中國整車企業,在市場冷遇之后,也放慢了研發投入。無論中國和德國,在電動車持有專利上,遠不及日本企業。在2013年以前,日企的電動車和電池有關專利占據了90%,這是難以撼動的優勢。
  而日本車企將重點放在混動車型上面。在某種程度上,混動回避了電動車固有的缺點,容易被市場接受。電動車并非日企主攻的對象。尚未證實的消息,日產打算“暫停”Leaf銷售。即便如此,日企在電動車的研發、銷售上的優勢明顯。
  日本為什么混動、電動賣得好?首要原因并非技術領先。除了有日本政府的消費補貼以外,次要原因是日本人的用車習慣主要在于短途行駛,最重要原因在于日本燃油足夠貴,而新能源車與傳統動力車的差價只有后者的1/5。在可見的短期未來,消費者可以收回成本并結余。
  澆不滅的市場規律之火熊熊燃燒。
  即便能以政策影響短期市場的政府行為,必然在長期市場規律面前低下高傲的頭顱。凱恩斯主義終究在大的時間尺度上不敵弗里德曼理論。
  這就是中國和德國政府轉而務虛、不謀求進一步增加補貼的原因。著力于充電標準、充電設施建設的規劃,退一步贏得培育市場的時間機會。而在此之前,需要忍受電動車市場不盡如人意的現狀。
  政治籌碼
  既然是合作,中國擁有的籌碼是新能源潛在的龐大市場(或許還有資金),而外方伙伴則無疑擁有技術和品牌。為什么不找技術上更具優勢的日本企業合作?反而處處將混動排除在新能源政策受益圈子之外呢?混動正是日企最大的優勢所在。
  答案很明顯,這是中國政府的政治選擇。和普遍輿論認識的相反,與這兩年釣島問題引起的一系列爭端關系并不大。在中國和日本當時的民主黨政府還在大談中日韓區域自貿協定(FTA)之時——2010年,中國政府就已經做出選擇德國政府和企業,作為新能源技術合作伙伴。
  從技術的角度,日本明顯是更好的選擇。但在政治上日本是美國亦步亦趨的盟友。請注意,奧巴馬2009年訪華提出“兩國集團”方案受到中方冷遇后,美國國務院轉而提出“重返亞太”,時間恰好是2010年中期選舉結果出來之前。中美兩國政府同時認識到,隨著中國崛起,中美的戰略競爭態勢不可避免。這樣的天然競爭關系不受任何主觀愿望左右。后來習總談到的“太平洋能容下中美兩個大國”,也被美國人理解為,中國要和美國重劃勢力范圍——沿著阿留申群島、中途島、圖瓦盧到新西蘭的太平洋中線。
  同樣在2010年,中國同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關系日益緊密,正在討論中日韓區域自貿協定。而美國該區域的經濟影響力降低。“重返亞太”和“再平衡”就是為了防止美國勢力被驅逐出西太平洋的措施。
  反過來,作為“再平衡”的平衡手段,中國需要與域外大國實現更深入的經濟聯系,牽制美國勢力,日本顯然不是好的選擇。因為日本決意充當美國重返的先鋒(釣島國有化就是在該背景下發酵)。
  而德國就成為中國戰略選擇的落腳點。德國占據歐盟經濟的40%,在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中舉足輕重。更為便利的是,德國在傳統汽車合作方面,與中國有著甜蜜的合作歷史。最早與中國談汽車合資企業的時候,德國人開出的條件最大方。中國做出與德國加深合作,建立在中美日復雜的戰略互動基礎上。
  新能源技術彼時已經被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德國的新能源市場雖然啟動乏力,但是德國企業仍然在新能源技術上富有魅力。而德國毫無疑問需要中國市場釋放其研發成果,雙方彼此需要,達成共識水到渠成。
  簡而言之,在2010年的地緣政治態勢要求下,中德合作關系確定順理成章。長期執政的默克爾每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斷鞏固并深化雙方合作,雖然德國總理的努力尚未收到明顯成效,但她畢竟占領了這塊地盤。
  默克爾在清華“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啟動儀式”上稱,“未來誰的銷量多,誰的用戶多,誰在標準制定中占據的分量會更重。”這僅是原則性論述。
  而電動汽車市場啟動的條件之一是充電設施。中德“快速充電”標準及背后的通訊協議并不一致,雙方需要談判,決定向誰的標準靠攏。默克爾此行,只是與中方就談判目標達成一致。而該市場啟動的更重要的條件是,消費成本(電池成本是核心)接近燃油車。顯然,接近過程只能是漸進的。單純憑借默克爾身后擺著的11款中德企業生產的品牌電動汽車,以及雙方政府的態度,就能判定新能源市場即將爆發,未免太過樂觀了。
  無論中德政府,還是車企、消費者,都在等待真正的啟動信號。該信號是否很快到來,有很大爭議。如果冷靜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雙方必須謀求在技術層面上加深合作,而不是在標準上打轉轉。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