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電池中國網  >  產業鏈  >  上游市場  >  電池設備
我國動力電池結構性過剩加劇 動力電池產業由熱轉冷
2017-03-02 09:39:57
關鍵詞:動力電池結構性過剩

2timg.jpg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0.7萬輛,同比增長53%。而在新能源汽車迅速增長的直接帶動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業也迎來了大幅提升,近八成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其中,凈利潤增幅同比超過100%的企業達到近50家。

但與此同時,動力電池產業 “小而散”的格局并沒有得到解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在進一步加劇。進入2017年,受補貼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動力電池產業也直接受到了影響,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整合重組。

動力電池產業由熱轉冷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的火爆,2016年,動力電池產業利潤大幅增長。根據2016年企業年報顯示,近八成動力電池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其中,預告凈利潤最大增幅同比超過100%的企業達到48家,預告凈利潤上限超1億元的企業高達68家。而產業龍頭比亞迪預計2016年凈利潤更是高達52億元。

正是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高增長,動力電池產能一直存在缺口,供應不足,甚至一度出現新能源整車企業銷量由電池企業的產量決定的現象。在這種態勢下,2015年和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投資量持續增長,產能不斷擴大。截至2016年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產業新增產能較同期增加42GWh(1GWh=100萬千瓦時),總量幾乎是2015年全年出貨量的近3倍。

由于規模得到迅速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全球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主要生產基地。對此,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曾表示,該產業產能有可能在三五年內達到飽和。

進入2017年,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70%。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動力電池行業降成本壓力激增,開始陷入結構調整陣痛。

數據顯示,與2016年12月相比,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今年2月上旬的價格均出現下降,降幅超過15%。由于新能源汽車廠商還處于調整期,目前,動力電池企業整體開工平淡,訂單量同比下降超過20%。

業界分析,動力電池的大幅降價,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近來銷量出現下滑,另一方面也與大幅擴產導致的產能過剩有關。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新增產能是2015年的近3倍,而產量同比增長僅82%。

專家表示,2017年動力電池產能整體呈現過剩,行業將面臨分化。

產能高端不足低端過剩

工信部部長苗圩前段時間在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產銷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還需要大幅度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需要加快推進。目前,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在進一步加劇。

目前,動力電池市場中兩極分化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行業結構性風險上升。從市場集中度來看,2015年出貨量前10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75.3%,整體動力電池121家企業中,真正能進入整車供應體系的數量不超過20家。

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相關資料顯示,當前我國車用鋰電池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產能急劇擴張,高端不足低端過剩;電池公告管理趨緊,企業應對不足;電池單體性能不差,但成組技術差距明顯;技術路線存在爭議,部分企業受挫;動力電池自動化裝備水平低;安全事故頻發,電池安全亟須重視;回收利用存在技術障礙,政策落實執行難度大等。

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在利好政策推動下,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忙著加大產量,競相向電池企業催貨,為及時拿到電池產品甚至降低質量要求。而一些電池零部件企業為了保障供應,也降低了質量標準,放松了管理,放緩了技術研發的步伐。與此同時,行業還存在“小而散”的問題。由于市場快速擴大且準入門檻低,大量研發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開始進入動力電池行業,但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盈利能力上毫無優勢。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當前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已躋身全球第一陣營,但這并不意味著與韓、日等頂尖企業沒有差距,據一位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日韓巨頭生產的電芯產品,一百萬只中不合格的只有3只,而中國企業的電芯產品合格率尚無法達到這一水平。

動力電池產業或迎來變革

有行業人士認為,動力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后將出現激烈的價格戰,利潤下滑等問題會持續困擾企業。但高端產能會供不應求,那些具備產品技術優勢、產能規模優勢以及市場占有率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2017年,動力電池行業即將迎來一場大浪淘沙的篩選,一些產品質量差、安全系數低的電池生產企業將會逐步被市場淘汰。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動力電池企業呈現結構性過剩,而非絕對過剩,三、四線動力電池企業的淘汰進程會加速,一些工藝落后、定位低端的企業也會被整合并購。

苗圩表示,未來將加強產能調控,同時進一步推進技術進步。通過修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提高技術準入門檻,嚴防低水平重復建設。針對“散、小、弱”的發展格局,建立產能預警機制,引導企業合理規劃產能發展計劃。

陳清泰也認為,需要打造一個環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加大研發投入,下大功夫抓質量,踏踏實實地解決暴露出的問題。除了制造工藝等環節之外,國內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在于基礎工業,應更加重視對基礎工業的研究,從根本上縮短和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同時,政府也要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推動行業變革,淘汰低端產能,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

而推動動力電池產業技術進步,打造一批新產品和新技術,正成為突破產能過剩瓶頸的一個主要方式。據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透露,目前中科院正在進行全固態鋰電池方面的開發,預期首批全固態鋰電池會在2020年到2025年期間進入市場。

作者: 李志勇      稿件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