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咀科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先導智能VS贏合科技 設備“雙雄”異途同歸
發布時間:2019-01-07 12:23:00
關鍵詞:動力電池鋰電池

 先導智能VS贏合科技 設備“雙雄”異途同歸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除拉動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外,也刺激了鋰電設備企業快速發展。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


從動力電池企業來看,2018年裝機量排名前20的企業中,寧德時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占比41.19%,霸主地位穩固;比亞迪裝機量為11.43GWh位列第二,占比20.1%;國軒高科緊隨其后,裝機量為3.07GWh,占比5.38%。前三家電池企業裝機量之和占總裝機量的66.67%,不難看出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較高。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前三家企業市占率日趨擴大,但目前一線動力電池企業產能依舊不足,產能擴張意圖明顯,受此影響,其綁定的相關鋰電設備企業將隨之享有成長機會。


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作為國內鋰電設備龍頭企業,發展勢頭最為迅猛。

 

基本情況對比


贏合科技創立于2006年,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智能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其已設有惠州贏合、江西贏合、東莞雅康、深圳慧合等全資子公司,以及惠州隆合、深圳和合、汭合環保等控股子公司,并分別在廣東惠州仲愷國家高新區和江西宜春經濟開發區建設有兩個生產基地。


先導智能于2002年成立,業務范圍涵蓋鋰電池裝備、光伏裝備、3C檢測裝備、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等。目前,先導智能建設有20多萬平方米的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


對資本的需求促使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幾乎同時“上市”。兩家鋰電設備巨頭企業都選擇于2015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擁有了強進的資金供應,兩家企業加足馬力向前奔跑。


經過多年發展,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均已具備提供鋰電生產智能制造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贏合科技在完成對東莞雅康的收購后,其中前段設備生產優勢日益明顯;而先導智能憑借在卷繞機領域積累起來的技術優勢,在收購泰坦動力后,將中段設備優勢延伸至后段設備。


此外,兩家企業不同之處還在于,贏合科技專攻鋰電池設備業務,而先導智能除了鋰電池設備外,還包括光伏電池設備、電容器設備和3C智能設備。


兩家各有所長,目前在鋰電整線設備領域,與以激光焊接工藝見長的大族激光已成“三分天下”之勢。


經營情況對比


在客戶選擇和經營策略方面,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存異有同”。


不同之處在于下游客戶選擇方面,贏合科技的主要客戶為國軒高科、國能電池、力神電池、億緯鋰能等,其更傾向國內客戶。同時,其還在不斷開發國際市場,2018年9月,贏合科技與LG化學簽訂《采購協議》,向其提供卷繞機等設備。



先導智能的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松下、三星SDI等,相較贏合科技,其國外客戶占比更重。2018年12月,先導智能還與特斯拉簽訂《采購合同》,向其提供圓柱電池組裝線及化成分容系統等鋰電池生產設備。


相同之處則是在經營策略方面,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均選擇國外建廠。2018年11月,贏合科技在波蘭設立子公司贏合科技(波蘭)有限公司;2018年6月,先導智能使用自有資金在印度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雙方均表示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幫助公司開拓海外市場。


總體來看,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均將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等動力電池業國際巨頭企業納入合作伙伴范疇,隨著他們的產能擴張,兩家鋰電設備企業看著案頭訂單,應該有足夠力量在2019年“擼起袖子加油干”。


財務狀況對比


借著中國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東風,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的鋰電制造業務平穩向好發展。



2018年前三季度,贏合科技營業收入13.74億元,歸母凈利潤2.08億元;先導智能營業收入27億元,歸母凈利潤5.47億元。相較2016年和2017年的業績情況,預計2018年全年財務狀況喜人。



雖然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對財務數據進一步拆分后可以發現,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的業務都在穩步上升。


兩家企業都非常重視提升技術實力,紛紛加大研發投入。2018年前三季度,贏合科技研發投入0.93億元,先導智能則投入0.85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贏合科技獲得發明專利50項、實用新型專利98項;先導智能則擁有33項發明專利、90項實用新型專利。以目前的研發投入水平來看,兩家企業都有潛力成為鋰電產業鏈設備領域的技術領先者。


在預收賬款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贏合科技預收賬款為4.86億元,已超越2016年和2017年全年預收賬款總額;先導智能預收款項為12億元,預計2018年全年預收賬款總額也將超越前兩年。


這意味著,兩家企業的業務能力仍保持高位,銷售規模正在持續擴大,在手新接訂單情況良好。

 

有分析認為,隨著2019-2020年中國國家財政補貼的逐步退坡,中小低劣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出清,國內外一線動力電池企業擴產潮將到來。作為業內“賣鏟人”的鋰電設備企業,將卡位行業喉嚨,并從中受益。


而對于贏合科技和先導智能來說,未來只有保持自身水平,進入高端動力電池供應鏈,才能站穩腳跟分享紅利。

作者: 吳迪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